一、内阴瘙痒症的定义
内阴瘙痒症是指女性阴道内部出现瘙痒的症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不适表现。
二、常见原因
(一)阴道炎症
1.霉菌性阴道炎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其发病与女性阴道内环境改变有关,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易诱发。科学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会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刺激阴道黏膜,导致内阴瘙痒,同时还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腐渣样等表现。
2.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性生活传播是其重要传播途径之一。阴道毛滴虫会寄生在阴道内,破坏阴道的正常生态平衡,引发炎症反应,出现内阴瘙痒,分泌物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等特点。
3.细菌性阴道病
-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混合感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这种菌群失调会导致阴道局部炎症,出现内阴瘙痒,分泌物多有鱼腥味等表现。
(二)局部皮肤不洁
女性会阴部皮肤若长时间不清洁,残留的经血、白带、尿液、粪便等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尤其在月经期间,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三)过敏反应
1.避孕套过敏
-部分女性对避孕套中的橡胶等成分过敏,在使用避孕套进行性生活后,会出现内阴及外阴瘙痒等过敏症状。
2.卫生巾过敏
-一些女性对卫生巾的材质过敏,使用后会引发会阴部的过敏反应,出现内阴瘙痒等不适。
(四)不良生活习惯
1.穿着不透气的内裤
-女性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纤内裤,会使会阴部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内阴瘙痒。
2.过度清洗阴道
-正常情况下阴道有自身的酸碱平衡和菌群平衡,过度使用洗液清洗阴道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引发内阴瘙痒等问题。
(五)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霉菌性阴道炎,出现内阴瘙痒症状,同时多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典型症状。
2.黄疸
-黄疸患者由于血液中胆盐含量升高,会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会阴部皮肤瘙痒,也可能出现内阴瘙痒情况。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阴道炎症导致内阴瘙痒。此时若出现内阴瘙痒,需谨慎处理,因为不当的治疗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一般需要先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内裤。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内阴瘙痒,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这部分人群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来改善阴道局部环境,但需密切监测相关风险。
内阴瘙痒症原因较多,当出现内阴瘙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