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张力高的表现
(一)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婴儿时期肌张力高可能表现为穿衣时难以将手臂插入袖管,换尿布时双腿不易分开,换尿布困难等。幼儿期可能出现行走时脚尖着地、剪刀步等异常步态,还可能伴有姿势异常,如身体僵硬地保持某一姿势,难以完成正常的坐、爬、站等动作发育阶段应有的姿势变换。例如,正常儿童6个月左右能独坐,而肌张力高的儿童可能到该月龄仍无法独坐,且头部控制能力差,不能稳定竖直头部。
成人:成人肌张力高可能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如手部握拳难以伸直,肩部肌肉紧张导致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颈部肌肉紧张可出现颈部僵硬、转动不灵活等。在行走时,下肢肌肉紧张会影响步态,出现步幅变小、行走费力等情况,还可能伴有肌肉疼痛,因为长期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肌肉疲劳和疼痛。
(二)具体身体部位表现
头部:头部可能出现异常后仰或前屈,难以保持正常的中立位,对于婴儿来说,可能在被抱起时头部过度后仰,像角弓反张样表现(较少见但严重情况)。
颈部:颈部肌肉紧张,使颈部活动度降低,不能灵活地左右转动、前屈后伸等。
四肢:上肢表现为肘关节、腕关节屈曲,手指紧握呈握拳状,难以伸直;下肢表现为膝关节、踝关节屈曲,站立或行走时脚尖着地,严重者呈剪刀步态,即双下肢交叉,像剪刀一样。
二、肌张力高的危害
(一)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儿童:严重影响运动发育,导致运动落后于正常儿童,无法完成正常的运动技能学习,如不能正常行走、跑跳等,长期可导致肌肉萎缩,因为肌肉长期得不到正常使用且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运动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由于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导致骨骼生长发育异常,出现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成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劳动,因为肢体活动受限,不能完成工作所需的肢体操作,还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由于行走不稳、肢体灵活性差,容易在行走、站立等过程中摔倒,导致骨折等外伤,骨折后又会进一步限制肢体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长期处于运动功能障碍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为看到自己与正常儿童在运动能力上的差距,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成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工作能力受限,成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影响其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例如,因为无法正常参与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减少,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自身心理负担加重。
(三)其他方面危害
呼吸系统:对于儿童肌张力高影响呼吸肌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受限,出现呼吸不畅等情况,影响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长期可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成人肌张力高如果影响呼吸相关肌肉,也会导致呼吸功能异常,降低生活质量。
心血管系统:由于活动减少,身体代谢减慢,心血管系统负担相对加重,可能会引起血压、心率的异常变化,长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