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瘤头病毒是怎么回事

人乳瘤头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侵犯的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

1.皮肤低危型:包括HPV1、2、3、4、7、10、12、15型等,与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相关;

2.皮肤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型等,与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有关,有可能进展为皮肤癌;

3.黏膜低危型:如HPV6、11、13、32、34型等,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I);

4.黏膜高危型:包括HPV16、18、30、31、33、35型等,与宫颈癌、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相关。

HPV感染途径主要有:

1.性传播途径;

2.密切接触;

3.间接接触: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4.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时防护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过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5.母婴传播:是由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HPV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皮肤、黏膜的赘生物,也就是“疣”,通常在感染后的2-3个月内自行消退。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会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早发现、早预防的癌症。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HPV,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HPV分型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等,以确定感染的类型和程度。对于高危型HPV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宫颈活检、免疫组化等,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目前HPV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力来清除病毒。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疣体,以免疣体扩散。同时,患者还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清除病毒。对于高危型HPV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此外,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以降低HPV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预防HPV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1.避免不洁性行为;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3.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内裤等个人物品;

4.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5.接种HPV疫苗。

总之,HP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大多数HPV感染会自行消退,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HPV,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HP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