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以下是引起肺水肿的一些原因:

1.心源性因素:

左心衰竭:左心衰竭时,左心室不能将回心的血液充分搏出,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可导致心室率增快,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进而引发肺水肿。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可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左心衰竭和肺水肿。

2.非心源性因素:

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可引起肺部炎症,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肺水肿。

中毒:如有机磷农药、百草枯等中毒,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

过敏:如青霉素过敏、花粉过敏等,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痉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肺水肿。

物理因素:如放射性肺炎、高原性肺水肿等,可导致肺部炎症和损伤,引起肺水肿。

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导致肺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肺水肿。

其他:如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肺水肿。

总之,肺水肿的病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在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保护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