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低血糖时,脑细胞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血糖过低会导致脑细胞供能不足。轻度低血糖可引发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等,影响日常工作与学习。而严重低血糖可迅速进展为昏迷、惊厥,若未及时纠正,可能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尤其对儿童及老年人影响更为显著,儿童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干扰智力发育与生长进程,老年人则易因脑损伤出现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例如,临床研究表明,持续严重低血糖超过6小时,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损伤。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低血糖状态下,机体通过交感神经兴奋等机制调节,可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表现,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于本身患有冠心病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低血糖诱发的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有研究发现,低血糖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人群。
三、对日常生活及安全的影响
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例如在工作、运动过程中易突发低血糖,导致行动受限、工作效率下降,还可能因低血糖发作时意识模糊引发跌倒、外伤等意外情况。尤其对于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高危职业的人群,低血糖带来的安全隐患更为突出。
四、特殊人群的额外风险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低血糖不仅影响当下的脑功能,长期反复低血糖还可能干扰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等问题。
孕妇:孕妇低血糖可影响胎盘供血,进而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与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生长受限、窘迫等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常表现为症状不典型,易延误救治时机,且低血糖恢复后复发风险较高,同时其基础疾病较多,低血糖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