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血液检查

1.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原发性甲减时TSH升高,继发性甲减时TSH降低。对于不同年龄人群,TSH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成人TSH正常范围是0.35~5.5mIU/L,老年人可能相对偏高。在妊娠期女性,TSH的正常范围会更严格,通常要求妊娠早期TSH控制在0.1~2.5mIU/L,妊娠中期0.2~3.0mIU/L,妊娠晚期0.3~3.0mIU/L。

2.甲状腺激素测定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TT4降低是诊断甲减的必备指标之一,其水平受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等因素影响,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可使TBG升高,导致TT4假性升高;而严重肝病、肾病综合征等情况可使TBG降低,导致TT4假性降低。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TT3在甲减时可正常或降低,部分轻型甲减患者TT3可能正常,而TSH已升高,所以TT3对甲减的诊断价值相对TT4较低,但在甲减病情评估中仍有一定意义。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FT4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不受TBG影响,能更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减时FT4降低。在新生儿甲减筛查中,FT4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新生儿由于自身甲状腺功能发育特点,其FT4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3在甲减时通常降低,但在病情较轻或早期甲减时,可能变化不明显,一般不作为甲减的首选诊断指标,但在甲减病情评估及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时有一定作用。

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POAb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中,TPOAb常显著升高。TPOAb升高提示甲状腺存在自身免疫损伤,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活动度及病情演变。对于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群,检测TPOAb有助于早期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甲减风险。

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gAb也是甲状腺自身抗体之一,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TgAb可升高。TgAb升高同样提示甲状腺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与TPOAb联合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在妊娠期女性中,TgAb升高也可能对胎儿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三、甲状腺超声检查

1.形态学观察:通过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患者,甲状腺超声常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甲状腺的正常大小范围不同,儿童甲状腺相对较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成人大小。超声检查还可以发现甲状腺是否存在结节等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可能导致甲减,此时超声可明确结节的数目、大小、位置及性质等。

2.血流情况评估:甲状腺超声还可以检测甲状腺的血流情况,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活动期甲状腺血流可能增多,而甲减患者在病情不同阶段血流情况可能有所变化。通过血流情况的评估,有助于辅助判断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及病情状态,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甲状腺摄碘率测定

1.原理及方法:甲状腺摄碘率测定是通过测定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率来评估甲状腺功能。患者口服一定量的放射性碘后,在不同时间点(如2小时、24小时)用甲状腺功能测定仪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计算摄碘率。

2.临床意义:原发性甲减时甲状腺摄碘率降低,而继发性甲减时甲状腺摄碘率可正常或降低。该检查对于鉴别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有一定帮助,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例如,对于一些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摄碘率降低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的分离现象,而甲减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在现代临床中应用相对有所减少,更多地被血液检查等简便快捷的检查所替代,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仍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