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下面将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的免疫风湿病。
1.类风湿关节炎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2.强直性脊柱炎
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3.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有些重症患者(除患者有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者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患者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恢复。
4.干燥综合征
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5.系统性血管炎
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表现各异。
6.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7.痛风
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尿酸性尿路结石等。
免疫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