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术的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此次发病过程、以往扁桃体炎发作情况等,评估患者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口腔、咽喉部情况,明确脓肿部位、范围。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对于紧张、焦虑患者,尤其是老年或儿童,做好心理安抚。同时,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如压舌板、扁桃体圈套器、扁桃体剥离器、1%丁卡因、注射器及粗长穿刺针等。
2.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用1%丁卡因对咽侧壁及扁桃体表面进行喷雾麻醉3次,每次间隔35分钟,以减轻患者术中痛苦。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或特别紧张的患者,可考虑全身麻醉,但需严格评估风险,综合年龄、病史等因素决定。
3.穿刺定位: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医生使用压舌板将患者舌头压下,充分暴露口咽部。用粗长穿刺针在脓肿最隆起处刺入,进针方向应朝向同侧下颌角,深度一般不超过2cm,回抽有脓液即可确定脓肿部位,明确穿刺抽出的脓液性状等对后续治疗有指导意义。
4.切开引流:在穿刺部位做一长约11.5cm的切口,深度达脓腔,使用血管钳钝性分离,扩大创口,使脓液充分流出。若脓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确保引流彻底。
5.术后处理:术后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防止出现出血、窒息等并发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史(如药物过敏史)等调整用药。嘱咐患者术后24小时内进冷流食,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口,引起出血。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促进创口愈合。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配合度较差,术前心理安抚尤为重要,可通过亲切沟通、展示卡通图片等方式缓解其恐惧心理。由于儿童气道较狭窄,术中、术后更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脓肿破溃、出血等导致气道梗阻。在用药方面,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注意药物剂量根据体重精准计算。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血压等情况,控制好基础疾病后再行手术。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应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创口愈合。同时,关注老年人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3.孕妇:手术及用药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若非紧急情况,尽量避免在孕期进行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术。若必须手术,需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局部麻醉药物选择要谨慎,术后用药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4.有药物过敏史人群: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如对青霉素类过敏,可选择其他类型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替代,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