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骨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代谢异常引起的骨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以下是关于代谢性骨病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原发性: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等。
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2.症状: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全身性骨痛,在久坐、久站或负重后加重。
骨折: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原因即可发生骨折,常见于脊柱、髋部和腕部。
身高变矮:由于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缩短。
呼吸功能下降:严重的骨质疏松可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
3.诊断:
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包括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等,以及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治疗:
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的运动、戒烟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其他治疗: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椎体成形术、髋关节置换术等。
5.预防:
年轻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绝经后女性应及时补充雌激素或孕激素。
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代谢性骨病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很大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骨痛、骨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