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存于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鞭毛,微需氧,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在空气中仅能存活数小时。它可通过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还能通过粪-口传播,即食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或食物后感染。
是否需要杀灭幽门螺杆菌
需要杀灭的情况
-消化性溃疡患者:无论溃疡是活动期还是瘢痕期,也无论有无并发症,都需根除幽门螺杆菌。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例如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正规根除治疗后,溃疡复发率远低于未根除者。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是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可能使部分早期MALT淋巴瘤患者达到临床缓解。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者:对于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慢性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一些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此类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早期胃癌术后患者:为防止胃癌复发,需根除幽门螺杆菌。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者:这类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影响PPI的疗效,所以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胃癌风险增加,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杀灭
-儿童:6-14岁儿童需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情况为: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需密切观察,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根除的情况为: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父母等一级亲属有胃癌的儿童。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相对成人更高,所以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根除治疗。
-老年人: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需评估其全身状况、基础疾病等。如果老年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面临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此时需要医生全面评估根除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比如一位80岁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决定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考虑到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否会影响其已服用的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药物的疗效,以及老年人自身的肝肾功能对药物的代谢能力等。
-孕妇: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根除治疗的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一般不建议孕妇在孕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在产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治疗。
总之,是否需要杀灭幽门螺杆菌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