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前准备
1.环境要求:测量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剧烈运动后、进食后不久、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情况后立即测量,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需确保环境温度适中;长期高盐饮食人群更应注意测量前的准备,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反映基础血压情况。
2.患者准备:让患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采取坐位或卧位(一般首选坐位)。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安抚其情绪,使其配合测量。例如儿童可能因紧张导致血压升高,需耐心引导。
二、卧位测量步骤
1.体位摆放:协助患者脱去一侧衣袖,取仰卧位,将右臂或左臂平放于床上,使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若患者处于卧位,手臂应舒适地放置,手掌向上。对于肥胖患者等特殊人群,要注意上臂的摆放位置,确保上臂与心脏水平。
2.袖带绑扎:将袖带平整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
3.听诊器放置: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部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4.充气测量:快速充气,使汞柱上升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速度以每秒2-4mmHg为宜,双眼平视汞柱表面,读取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卧位舒张压和收缩压。
三、立位测量步骤
1.体位转换:在完成卧位测量后,迅速协助患者站立,站立位置应平稳,避免摔倒。对于老年人、平衡功能差的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给予扶持,确保站立过程安全。
2.立即测量:患者站立后1-2分钟内测量立位血压,测量方法同卧位测量,即放置袖带、听诊器胸件位置等步骤相同,读取立位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四、记录与注意事项
1.记录结果:记录卧位和立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
2.注意事项:测量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老年、体弱、头晕的患者,防止站立时发生晕厥。如果立位收缩压较卧位下降≥20mmHg,同时伴有头晕等不适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需进一步评估患者情况。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测量时更要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准确,如儿童袖带的选择要合适,避免袖带过宽或过窄影响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