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因分析
咳嗽尿裤子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其常见原因如下:
盆底肌松弛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使盆底支持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导致盆底肌松弛。例如,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绝经女性。对于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手术治疗后也可能损伤盆底肌,导致盆底肌松弛。
-妊娠与分娩因素:妊娠和分娩是导致女性盆底肌松弛的重要原因。在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底组织,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盆底肌肉和筋膜造成过度牵拉,容易导致盆底肌损伤,从而增加日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尤其是多次分娩的女性,风险更高。
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可能存在先天性尿道括约肌发育不良的情况,使得尿道括约肌控制尿液的能力减弱,在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容易出现尿失禁。
-医源性因素:如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可能损伤尿道括约肌,导致其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腹压增加相关因素
-慢性咳嗽:长期慢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持续的咳嗽会使腹压持续升高,反复的腹压冲击会对盆底组织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容易诱发压力性尿失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咳嗽症状长期不缓解,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会增加。
-肥胖: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压,同时肥胖也可能导致盆底肌承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进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较高的人群,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二、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咳嗽尿裤子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可能与先天性的盆底肌发育不完善有关。例如,一些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儿童,可能存在盆底肌控制功能障碍,在咳嗽腹压增加时出现尿失禁。对于儿童,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咳嗽尿裤子更常见,除了年龄相关的盆底肌退行性变外,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男性常见,可引起排尿困难等问题,间接影响盆底功能)等。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若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应鼓励老年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慢性咳嗽,治疗前列腺增生等,同时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等康复措施。
孕产妇:孕产妇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在妊娠期要注意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增加盆底肌的负担。分娩后要尽早开始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等,有助于促进盆底肌恢复,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同时,产后要注意观察自身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