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非孕期下面流血的常见原因
1.月经失调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激素分泌不稳定,可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出现下面流血情况。例如,卵泡发育不全等原因可使雌激素分泌波动,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导致阴道流血。
-育龄期:生活压力大、情绪紧张、环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影响内分泌,致使月经失调,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等下面流血表现。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的阴道流血。
2.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孕妇有停经史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超声检查可见孕囊,胚胎存活。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因素等有关。
-异位妊娠:最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典型表现为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若输卵管妊娠破裂,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增长缓慢,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
-葡萄胎:停经后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症状,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可伴有水疱样组织排出。hCG水平异常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落雪状”或“蜂窝状”图像。
3.妇科疾病
-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引起子宫收缩不良,导致阴道流血,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较大的肌壁间肌瘤也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下面流血。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
-宫颈病变:宫颈息肉可引起接触性出血,常在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也可导致阴道不规则流血,早期可能为少量接触性出血,晚期则阴道流血量增多。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阴道镜下活检可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生症可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还可伴有阴道排液等症状。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二、男性下面流血的常见原因
1.外伤
-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如骑跨伤等,可导致尿道、阴囊等部位损伤,引起下面流血。例如,骑跨在硬物上时,尿道球部容易受伤,出现尿道流血,同时可伴有会阴部疼痛、肿胀等表现。
2.泌尿系统疾病
-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都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严重时可出现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尿道流血,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通过尿道分泌物涂片、培养等检查可明确病原体。
-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血尿,表现为下面流血(尿液中带血)。可伴有腰腹部疼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超声、腹部X线或CT等检查可发现结石。
-肿瘤:如阴茎癌,可出现阴茎头部溃疡、出血,伴有脓性分泌物。通过局部检查及病理活检可确诊。
三、儿童下面流血的特殊情况
1.女童
-外伤:女童会阴部受到外力损伤,如被踢伤、骑跨伤等,可导致外阴部或尿道损伤出血。家长应注意观察女童会阴部是否有红肿、破损等情况。
-性早熟:部分性早熟女童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激活,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加,引起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而出现阴道流血。需通过性激素水平测定、骨龄检查等明确诊断。
-阴道异物:女童将异物塞入阴道,可引起阴道感染、出血,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内异物。
四、不同人群下面流血的应对建议
1.女性非孕期
-若出现下面流血,首先要注意观察流血的量、颜色、持续时间等情况。如果是月经失调引起的少量流血,且无其他不适,可先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等。但如果流血量多、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对于妊娠相关疾病导致的下面流血,如先兆流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保胎治疗;异位妊娠需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葡萄胎则需及时清宫。
-妇科疾病引起的下面流血,如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病变等,需根据具体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男性
-男性出现下面流血,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如果是外伤导致的流血,应及时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等初步处理,并尽快就医。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流血,如尿道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根据结石情况采取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肿瘤则需根据肿瘤性质和分期采取相应治疗。
3.儿童
-女童出现下面流血,家长应保持冷静,仔细检查女童会阴部情况,有无外伤、异物等。如果是外伤导致,需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轻微损伤可进行局部清洁、消毒等;如果考虑性早熟或阴道异物等情况,应及时带女童到儿科或妇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