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瘤是什么
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
一、发病部位
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有神经分布的部位,常见于头颈部、四肢等部位。在头颈部,可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鞘瘤等;在四肢,常发生于四肢的周围神经。
二、病理表现
显微镜下观察,神经鞘瘤有两种组织学生长方式,即AntoniA型和AntoniB型。AntoniA型组织学表现为细胞密集,呈束状或栅栏状排列;AntoniB型则细胞稀少,组织疏松,常有黏液样变。
三、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表现各异
-头颈部神经鞘瘤:若为听神经鞘瘤,早期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压迫面神经等导致面部麻木、面瘫等,还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等表现;发生于其他颅神经的神经鞘瘤,也会因压迫相应颅神经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比如压迫三叉神经可引起面部感觉减退等。
-四肢神经鞘瘤:四肢的神经鞘瘤通常表现为肢体的无痛性肿块,可活动,一般生长缓慢,当肿瘤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神经鞘瘤的重要手段。神经鞘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通过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CT检查:也可用于神经鞘瘤的诊断,可发现较大肿瘤的钙化等情况,但对于较小肿瘤的显示不如MRI敏感。
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明确肿瘤的性质。
五、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能够完整切除的神经鞘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对于位于重要神经部位的神经鞘瘤,手术需要谨慎操作,以尽量减少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比如颅底部位的神经鞘瘤手术,需要神经外科医生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同样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加关注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神经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手术前后需要密切评估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神经功能状态。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能够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