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惯性斜颈

习惯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脊柱畸形,多发生于难产的婴儿,或是出生后不久的幼儿。以下是关于习惯性斜颈的一些基本知识:

1.病因:

先天性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不良,导致颈部肌肉发育不平衡。

难产:难产时使用产钳、吸引器等助产工具,可能会损伤颈部肌肉和神经。

其他因素:出生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侧卧、头部固定等,也可能导致习惯性斜颈。

2.症状:

头部倾斜:患儿的头部会向一侧倾斜,面部转向另一侧。

颈部肿块:在颈部一侧可能会摸到一个肿块,这是由于肌肉纤维化引起的。

活动受限:患儿的颈部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转头时会出现困难。

3.诊断:

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头部倾斜、颈部肿块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X线检查:可以了解颈椎的发育情况,排除其他骨骼畸形。

其他检查:如肌电图、脑电图等,有助于评估颈部肌肉和神经的功能。

4.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1岁以下的患儿。包括按摩、热敷、佩戴矫正头盔等方法,以促进颈部肌肉的发育和恢复正常的头部姿势。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是患儿年龄较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松解颈部肌肉,调整颈椎的位置。

5.预后:

大部分患儿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头部姿势和颈部功能。

少数患儿可能会遗留一些颈部肌肉的无力或畸形,但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逐渐改善。

6.预防:

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

分娩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产钳、吸引器等助产工具,减少对胎儿颈部的损伤。

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纠正不良姿势,经常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习惯性斜颈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头部倾斜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