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发育不全的分类
子宫发育不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无阴道,但卵巢发育多正常。这是由于胚胎时期双侧副中肾管中段及尾段未发育和会合所致,在女性胚胎发育过程中,若相关发育进程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一般在出生时即可发现相关体征表现。
始基子宫:又称为痕迹子宫,子宫极小,多无宫腔或虽有宫腔但无内膜生长。是双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所致,这种子宫因为非常小,所以通常不会有月经来潮等正常子宫应有的功能表现,在青春期后也不会有月经出现等情况。
幼稚子宫:也称青春型子宫,子宫较正常小,宫颈相对较长,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2:3。是由于胚胎时期子宫发育停滞在幼稚阶段所致,这类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稀少、闭经或痛经等表现,在生育方面也会存在困难,因为子宫发育不良影响受精卵着床等过程。
单角子宫:仅一侧副中肾管发育而成为单角子宫,另一侧副中肾管完全未发育或未形成管道。未发育侧的卵巢、输卵管、肾往往同时缺如,这是因为胚胎时期一侧副中肾管正常发育,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异常停止所致,单角子宫的女性可能在妊娠过程中面临一些特殊风险,比如容易发生流产、早产等情况,因为子宫的形态异常影响了妊娠的正常进行。
双角子宫:子宫底部融合不全而呈双角形。根据融合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双角子宫(子宫底部完全分开,形如双角)和不全双角子宫(子宫底部融合不全,但宫体是一个),是由于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良所致,双角子宫的女性在妊娠时也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如胎位异常等,增加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纵隔子宫:子宫外形正常,但宫腔被隔成两部分。纵隔子宫又可分为完全纵隔子宫(纵隔由宫底至宫颈内口以下)和不全纵隔子宫(纵隔终止于宫颈内口以上),是因为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后,纵隔吸收受阻所致,纵隔子宫可能会影响受孕,导致不孕、反复流产等情况,因为纵隔的存在干扰了宫腔内的正常环境和胚胎着床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