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间质性改变是什么病

双肺间质性改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以下是对双肺间质性改变的相关介绍:

1.病因:

环境因素:如吸入无机粉尘(二氧化硅、石棉、煤等)、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肺等)、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等)。

药物因素:如抗肿瘤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抗炎药物等。

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等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其他因素:如放射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特发性肺纤维化等。

2.症状:

呼吸困难:是双肺间质性改变最常见的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黏痰。

乏力: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体重下降等。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杵状指、发绀等。

3.诊断:

胸部高分辨率CT:可明确肺间质性改变的程度和类型。

肺功能检查:了解肺的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

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活检:是诊断双肺间质性改变的金标准。

4.治疗:

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痨、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对症治疗:如吸氧、止咳、化痰等。

肺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等。

肺移植:对于晚期患者,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双肺间质性改变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