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间期缩短是怎么回事

pr间期缩短是怎么回事

一、pr间期的正常范围及生理意义

pr间期是心电图上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间期,正常范围一般为0.12-0.20秒。它代表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二、pr间期缩短的常见原因

1.预激综合征

-机制:是pr间期缩短最常见的原因。心脏存在异常的房室传导旁路,正常情况下,心房的激动通过房室结-希浦系统下传心室,而预激综合征时,部分心房激动可通过旁路提前到达心室肌,使心室提前除极,从而导致pr间期缩短,同时可伴有特殊形态的qrs波群。

-人群特点: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某些遗传性预激综合征中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

2.房室结双径路

-机制:心脏房室结存在两条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同的径路,快径路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慢径路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当心房激动经慢径路下传时,可使pr间期缩短,但一般pr间期不会短于0.12秒。

-人群特点:多见于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部分人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3.其他情况

-高钙血症:血钙升高可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导致pr间期缩短。高钙血症患者除了pr间期缩短外,还可能有qt间期缩短等表现。一般有明确的高钙血症相关病史,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体温升高: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增加10-20次/分,同时可能影响pr间期,使pr间期缩短。但一般体温恢复正常后,pr间期可恢复正常范围。多见于感染等导致体温升高的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三、pr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

1.无症状情况

-对于单纯pr间期缩短,而无任何临床症状,心电图除pr间期缩短外无其他异常的人群,如预激综合征中无心动过速发作的患者,一般需要定期随访心电图,观察pr间期及心脏节律的变化。青少年时期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随着年龄增长,若出现心动过速等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2.有症状情况

-预激综合征相关症状: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时,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黑矇、晕厥等。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若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可能影响其学习和生活,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射频消融等治疗来阻断旁路,预防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

-高钙血症相关症状:高钙血症导致的pr间期缩短,患者除了pr间期改变外,还会有高钙血症的其他表现,如乏力、多尿、便秘等。对于此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高钙血症,随着血钙恢复正常,pr间期可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原发病的治疗是关键。

总之,pr间期缩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综合判断其原因和临床意义,对于有症状或合并其他异常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