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前通常会检查肝肾功能
肝功能检查相关
-检查指标及意义:肝功能检查一般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等指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主要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含量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与胆红素的代谢有关,可反映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以及是否存在黄疸等情况。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可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球蛋白则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有关,白球比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病变情况。例如,各种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都会影响肝功能指标,手术前了解患者肝功能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术后恢复的可能性等。
-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儿童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前检查肝功能时需关注各项指标与儿童正常参考值的差异。比如儿童的胆红素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可能存在生理性黄疸,这与成人的病理性黄疸在病因和处理上有很大区别。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储备功能和代谢功能可能会下降,肝功能指标也可能出现一些变化,需要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等综合判断。
-有肝病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肝炎病史、肝硬化病史等肝脏疾病的患者,手术前检查肝功能尤为重要。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以确定手术是否可以安全进行以及术后需要采取的特殊护理和治疗措施。例如,对于乙肝患者,需要关注病毒复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若肝功能明显异常,可能需要先进行保肝等治疗,待肝功能有所改善后再考虑手术;对于肝硬化患者,要评估其Child-Pugh分级等,以判断肝脏的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而C级的患者手术风险则较高。
肾功能检查相关
-检查指标及意义: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肌酐水平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肌酐会升高。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尿素氮升高可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蛋白质摄入过多等情况。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升高可见于痛风、肾功能损害等情况。肾小球滤过率则是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能更准确地评估肾功能的好坏。例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都会影响肾功能指标,手术前了解患者肾功能情况有助于评估手术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后肾脏的恢复情况等。
-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儿童的肾功能也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手术前检查肾功能时需参考儿童的正常肾功能参考值范围。比如婴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老年患者由于肾脏的生理性衰退,肾功能本身可能会有所下降,肌酐清除率会降低,所以在判断肾功能指标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对肾功能的影响。
-有肾脏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竭等肾脏疾病的患者,手术前检查肾功能至关重要。要明确患者当前的肾功能状态,评估手术对肾脏的负担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肾功能变化。例如,对于肾衰竭患者,需要判断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患者在诱因去除后肾功能可能恢复,而慢性肾衰竭患者则需要根据其肾功能分期来评估手术风险,如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手术风险极高,需要充分评估并做好透析等相关准备。
手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是为了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及术后的治疗和护理计划,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