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检查流程时间安排

一、早期妊娠检查流程时间安排

(一)确认怀孕

一般月经规律的女性,月经推迟1周左右可通过尿妊娠试验检测是否怀孕,最早可在同房后10-14天通过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确认怀孕,血hCG检测相比尿妊娠试验更敏感,能更早发现妊娠。

(二)首次产前检查

确诊怀孕后,应在孕6-8周进行首次产前检查。首次检查内容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如既往疾病史、月经史、家族遗传病史等;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基础指标的测量;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等情况;还会进行B超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等异常情况,同时可以通过B超看到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了解胚胎发育情况。

二、中期妊娠检查流程时间安排

(一)孕11-13+6周

进行NT(颈项透明层)检查,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部皮下无回声透明层最厚的部位,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情况,如唐氏综合征等。

(二)孕15-20周

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包括血清学筛查(如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的检测),通过孕妇血清中的相关标志物水平来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率。

(三)孕20-24周

进行系统B超检查(大排畸检查),全面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包括胎儿的头颅、面部、脊柱、心脏、腹部脏器等各个部位的发育情况,此阶段胎儿的各个器官基本发育成形,通过B超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

(四)孕24-28周

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一般采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口服75g葡萄糖后,分别检测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用于筛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如增加孕妇感染、羊水过多等风险,对胎儿可导致巨大儿、胎儿窘迫等。

三、晚期妊娠检查流程时间安排

(一)孕28-32周

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听胎心等,了解孕妇和胎儿的一般情况,同时可以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胎位等情况。

(二)孕32-36周

再次进行B超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羊水量等,同时复查胎位等情况,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孕37周后

每周进行一次产前检查,包括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储备情况,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以及宫缩时胎心的反应等,同时继续监测宫高、腹围、血压、体重等指标,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直至分娩。

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孕妇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检查时间和项目,例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可能需要更早进行羊水穿刺等有创的产前诊断检查来明确胎儿染色体情况;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根据病情增加相关检查的频率和项目,以更好地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确保孕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