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急性尿道炎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大肠埃希菌容易由肛门周围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在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将肛门周围的大肠埃希菌挤入尿道,从而增加感染风险。男性如果存在泌尿系统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大肠埃希菌在尿道内繁殖引发尿道炎。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通过血行感染等途径到达尿道引起感染。例如,当身体其他部位有严重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随着血流到达尿道,在尿道黏膜定植引发炎症。
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活跃的人群中,尤其是没有采取安全避孕措施或性伴侣不固定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支原体和衣原体可黏附在尿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尿道炎。青春期少年如果过早开始性行为,且不注意防护,也容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引发尿道炎。
3.淋球菌感染
-淋病奈瑟菌感染是引起淋病性尿道炎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一些性传播疾病高发地区,淋球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尿道炎较为常见。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感染淋球菌的几率明显增加。儿童如果接触了被淋球菌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毛巾等,也可能感染,但相对较少见,不过一旦感染也会引发急性尿道炎。
二、尿道局部因素
1.尿道梗阻
-先天性尿道畸形:如尿道狭窄、尿道瓣膜等先天性尿道畸形,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容易引发急性尿道炎。例如先天性尿道狭窄的患儿,从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存在尿道梗阻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尿液引流不畅,细菌容易在尿道内积聚而发病。
-后天性尿道梗阻: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后天性尿道梗阻原因,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使尿道变窄,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残留增加,细菌容易在尿道内滋生,引发急性尿道炎。女性如果存在尿道周围组织的病变,如尿道旁腺囊肿等,也可能导致尿道梗阻,从而引起尿道炎。
2.尿道损伤
-器械检查损伤:如尿道探子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器械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黏膜的防御屏障受损,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例如在进行膀胱镜检查时,若器械消毒不严格或操作粗暴,就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并继发感染。
-性生活损伤: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造成尿道黏膜的微小损伤,尤其是女性在性生活中,如果男方动作过于粗暴,容易使女性尿道黏膜受损,细菌趁机侵入引发急性尿道炎。
三、机体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
-婴幼儿:婴幼儿的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尿道黏膜娇嫩,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且婴幼儿的卫生护理如果不到位,如尿布更换不及时等,会增加尿道感染的机会。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同时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尿液中含糖量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且老年人的泌尿系统组织器官功能衰退,也容易发生尿道炎。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发生急性尿道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老年人要高。
2.其他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斥反应,此时机体的免疫力受到抑制,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急性尿道炎。这类患者即使接触少量病原体也容易引发感染。
-患有慢性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机体抵抗力极低,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急性尿道炎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