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
1.肿块形成:身体特定部位出现异常肿块是常见局部症状,例如乳腺癌可在乳房触及质地坚硬、边界不清且活动度差的肿块;肺癌患者可能在肺部听诊或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肺部占位性肿块。肿块的形成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有关,肿瘤细胞无序生长聚集成团便形成可触及或影像可见的肿块。
2.疼痛表现:肿瘤生长过程中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可引发疼痛。如骨肿瘤患者常出现病变部位持续性疼痛,且夜间疼痛可能加重;胃癌患者可能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剧且持续不缓解。肿瘤侵犯神经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隐痛或放射性疼痛等。
3.出血倾向:不同癌症有不同出血表现,如肺癌患者可能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结肠癌患者可表现为便血,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呈现相应出血症状。
4.梗阻症状:某些部位的肿瘤生长可能导致梗阻,例如食管癌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由于肿瘤阻塞食管腔,使食物通过受阻;肠道肿瘤可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是肿瘤造成肠道通道狭窄或堵塞所致。
二、全身症状
1.发热现象: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可引起机体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例如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癌性发热,其机制与肿瘤坏死物质释放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白血病患者除发热外,还常伴有感染相关发热,因白血病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热。
2.体重下降与消瘦:肿瘤是消耗性疾病,会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如胰腺癌患者短期内体重可明显减轻,同时伴有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摄取机体营养并影响正常组织器官功能,使患者摄入减少、消耗增加。
3.乏力倦怠: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与肿瘤代谢产物干扰机体正常代谢、消耗体能以及患者长期疾病折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有关,例如肺癌晚期患者多有明显乏力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不同人群癌症症状特点
1.儿童癌症:儿童癌症症状常不典型且易被忽视。例如儿童白血病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贫血、面色苍白、反复发热、皮肤瘀点瘀斑等;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腹胀、眼球突出等症状。儿童癌症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需家长及医护人员提高警惕,关注儿童身体异常变化,因为儿童机体对肿瘤的反应与成人不同,肿瘤在儿童体内发展可能较快,需尽早诊断干预。
2.老年癌症:老年人癌症症状多不典型,可能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如老年人肺癌可能仅表现为咳嗽、气短等,易被误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常见疾病而延误诊断;前列腺癌早期可能仅有尿频、尿急等类似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肿瘤的反应不敏感,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癌症症状被掩盖,因此对于老年人群出现的长期不缓解的身体不适,应加强癌症排查。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增加,其肺癌症状可能有咳嗽加重、痰中带血等表现;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的人群,患相应癌症的概率升高,症状可能与该致癌物损伤的器官相关,如长期接触苯的人群患白血病的风险高,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白血病相关症状。这类人群需根据自身特殊生活方式特点,提高对相关癌症症状的警觉性,定期进行癌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