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发凉和感觉异常、疼痛、皮肤色泽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坏疽和溃疡。
一、间歇性跛行
这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在行走一定距离后,会出现下肢疼痛、疲劳、沉重感,被迫停止行走,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继续行走后又会出现。这是由于下肢缺血导致肌肉缺氧引起的。
二、发凉和感觉异常
患者会感觉下肢发冷、麻木、针刺感、烧灼感等,这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下肢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三、疼痛
疼痛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另一个重要症状。疼痛通常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部,可能是钝痛、剧痛或灼痛。疼痛在休息时也可能存在,尤其是在夜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
四、皮肤色泽改变
由于血液循环不畅,下肢皮肤会出现苍白、发绀或潮红等颜色改变。皮肤温度也会降低,出现发冷的感觉。
五、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在病变部位,动脉搏动会减弱或消失。这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动脉血流减少所致。
六、坏疽和溃疡
在严重的情况下,下肢组织会发生坏死,形成坏疽。坏疽通常发生在足部或小腿,溃疡则可能形成在皮肤表面。坏疽和溃疡容易感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需要截肢。
需要注意的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早期。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吸烟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等,应定期进行下肢动脉检查,如超声、CT血管造影等,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吸烟,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以预防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果出现下肢疼痛、发凉、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