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小儿心肌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多发于夏、秋季。其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甚至没有任何不适,仅在医生听诊或做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异常;重者则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一、轻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乏力、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不集中等。年长儿可自诉心前区不适、疼痛。

二、重型症状

患儿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心力衰竭

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水肿等。

2.心源性休克

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皮肤花纹等。

3.严重心律失常

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甚至出现心脏骤停。

三、其他症状

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四、体征

除了心脏听诊有异常外,还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体征。

五、并发症

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性猝死等并发症。

六、诊断

1.临床表现

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心悸、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考虑心肌炎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

心肌酶谱升高是心肌炎的常见表现,但不是特异性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肌酶谱升高。

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提示心肌损伤,但也不是特异性的,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心肌炎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3.病原学检查

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病毒核酸等方法明确病原体,有助于诊断和病因治疗。

七、治疗

1.休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病情加重。

2.营养心肌

给予辅酶Q10、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的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促进心肌修复。

3.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4.对症治疗

如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

5.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重症心肌炎或反复发作的心肌炎,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6.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使用

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停搏或室颤时,需要使用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进行治疗。

7.手术治疗

对于心肌病、心脏扩大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等。

八、预后

小儿心肌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和恰当等因素。轻型心肌炎经过适当治疗后,预后良好;重型心肌炎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九、预防

1.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3.避免劳累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预防病毒感染。

4.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5.定期体检

有心脏疾病家族史的患儿,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