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肿物怎么回事

一、定义与常见类型

声带肿物是指发生在声带部位的异常新生物,常见类型包括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乳头状瘤等。声带息肉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红色小突起,有蒂或广基;声带小结多位于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呈对称性结节状隆起;声带囊肿可为粘液囊肿或表皮样囊肿;声带乳头状瘤则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呈乳头状突起。

(一)年龄因素影响

不同年龄段声带肿物的发生情况有所差异。儿童声带乳头状瘤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受HPV感染有关;而成人声带息肉、小结等可能与用声过度等因素关系更密切。例如,儿童长期的喉部炎症刺激等可能增加声带乳头状瘤的发病风险;成年人长期从事教师、歌手等用声较多职业的人群,声带息肉、小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在声带肿物的发病上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某些情况可能有一定倾向。比如声带息肉,男女均可发病,但长期用声过度的男性可能更易出现。

(三)生活方式影响

1.用声过度:长期大声说话、喊叫、唱歌等用声过度的生活方式是声带息肉、小结的重要诱因。例如,教师连续长时间讲课,歌手频繁高强度演唱,都可能使声带频繁摩擦、震动,导致声带组织损伤,进而形成肿物。

2.吸烟饮酒: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刺激喉部黏膜,损伤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增加声带肿物的发生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对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影响声带的健康状态。

(四)病史影响

1.喉部慢性炎症:长期存在喉部慢性炎症,如慢性喉炎等,喉部黏膜处于反复炎症刺激状态,会使声带组织发生病变,容易引发声带肿物。例如,慢性喉炎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长期刺激声带,可能逐渐导致声带息肉等肿物形成。

2.呼吸道感染史: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累及喉部,影响声带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增加声带肿物的发病几率。比如,患有反复感冒且未及时彻底治疗,炎症蔓延至喉部,可能对声带产生不良影响。

二、病因

(一)局部因素

1.机械性损伤: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最常见的局部因素,如长时间高强度发声、不正确的发声方法等,可导致声带黏膜受到机械性摩擦、创伤,引起组织水肿、增生,逐渐形成肿物。

2.炎症刺激:喉部的急慢性炎症,如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或慢性喉炎长期存在,炎症因子持续刺激声带黏膜,使黏膜上皮增生、间质水肿等,进而引发声带肿物。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例如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喉部黏膜的代谢等功能,增加声带肿物的发生风险。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喉部的生理环境,与声带肿物的发生相关。

2.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喉部黏膜发生过敏反应,出现水肿、渗出等,长期的过敏刺激可能导致声带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物。

三、临床表现

(一)声音嘶哑

是声带肿物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肿物的大小、部位等不同,声音嘶哑的程度有所差异。声带息肉较小者可能仅有轻微声音嘶哑,肿物较大时声音嘶哑可较为明显,甚至出现失声情况;声带乳头状瘤随着瘤体增大,声音嘶哑会逐渐加重。

(二)喉部异物感

患者常感觉喉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尤其是声带肿物较大时,这种异物感会更明显。

(三)咳嗽

如果声带肿物刺激喉部黏膜,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尤其在晨起时可能较为明显。

四、诊断方法

(一)喉镜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简便易行,可初步观察声带的形态、色泽、运动情况以及有无肿物等,但对于喉部深处的病变观察可能不够清晰。

2.直接喉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声带及喉部其他部位的病变情况,可直接看到声带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等,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间接喉镜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使用。

3.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纤维喉镜较细,可经鼻腔插入,电子喉镜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多角度地观察声带肿物,还可进行活检等操作,是目前诊断声带肿物常用且重要的检查方法。

(二)病理检查

通过喉镜下取肿物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声带肿物性质的金标准。例如,声带乳头状瘤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其为乳头状瘤样病变,区分良恶性等情况;声带息肉的病理检查可看到间质水肿、纤维增生等表现。

五、治疗原则

(一)保守治疗

1.禁声休息:对于声带息肉、小结等较小的肿物,首先可采取禁声休息的方法,让声带得到充分的恢复时间,部分较小的息肉、小结可能会自行消退。尤其适用于用声过度引起的声带肿物,患者需要严格避免发声,让声带黏膜有机会修复。

2.药物治疗: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缓解水肿,对声带息肉、小结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伴有喉部炎症的患者,还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但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

(二)手术治疗

1.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对于较大的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乳头状瘤等,多采用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切除肿物。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通过喉镜暴露声带肿物,利用显微器械将肿物准确切除,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激光手术:激光具有精准切割、止血效果好等优点,也可用于声带肿物的切除,尤其对于一些较小的、位置较特殊的肿物,激光手术能更精确地去除病变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声带组织的损伤。

六、预后与预防

(一)预后

声带肿物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声带息肉、小结等经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后声音嘶哑等症状多可缓解;声带乳头状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后需定期复查,因为存在复发可能;良性肿物一般不会发生远处转移等严重情况,恶性肿物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恶性的声带肿物,预后则与肿瘤的分期、治疗效果等相关。

(二)预防

1.合理用声: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注意发声方法,如说话时保持适当的音量、音调,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连续说话等。尤其是教师、歌手等用声职业人群,要学会科学用声,定时休息声带。

2.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减少烟雾、酒精等对喉部黏膜的刺激;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喉部慢性炎症等疾病,保持喉部的健康状态。

3.定期检查:有喉部不适症状或长期用声职业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喉部检查,如喉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声带肿物等病变,及时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