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克罗恩病症状

小肠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如果腹痛持续不缓解,逐渐加重,多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脓肿形成。

2.腹泻:粪便呈糊状,一般无脓血或黏液,病变涉及结肠远端炎症时,可有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

3.腹部肿块:以右下腹与脐周为多见,质地中等,较硬,可移动。

4.瘘管形成:因透壁性炎性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形成瘘管。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临床特征之一。

5.肛门周围病变:部分患者可有肛门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

6.全身症状:可有发热、营养障碍、贫血、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脂肪肝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粪便常规及潜血、腹部超声、CT、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包括: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高营养、低渣饮食。

2.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3.手术治疗:对于并发肠梗阻、瘘管形成、脓肿形成等并发症者,需手术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