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扩散途径

直接浸润

大肠癌可向肠壁深层、环状及沿纵轴浸润生长,向肠壁纵轴浸润发生较晚,癌浸润至浆膜外后,还可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如前列腺、膀胱等。不同部位的大肠癌浸润范围有所差异,例如右半结肠癌向周围浸润的范围相对较广,左半结肠癌浸润肠管所致的梗阻症状较为明显。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浸润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如合并基础疾病时,浸润相关的不适症状可能被掩盖或表现不典型。

淋巴转移

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首先转移至癌肿附近的淋巴结,然后依次转移至距离癌肿较远的淋巴结,也可出现跳跃式转移。不同部位的大肠癌淋巴转移途径有一定规律,例如直肠癌的淋巴转移可向上、侧、下三个方向转移。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其淋巴转移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淋巴结对癌细胞的防御机制。

血行转移

癌肿细胞可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也可通过体循环转移至肺、骨、脑等部位。其中肝转移较为常见,约50%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血行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的分期、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关。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肝、肾等器官功能减退,血行转移后可能导致相应器官功能进一步受损,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风险。

种植转移

当癌肿穿透肠壁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在腹膜、盆腔等部位。在腹腔种植转移时,可形成多个转移性结节。女性患者在大肠癌发生种植转移时,癌细胞可能种植在卵巢,形成卵巢转移癌,即Krukenberg瘤。对于年轻患者,若发生种植转移,由于其身体对肿瘤的反应可能与其他年龄段有所不同,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