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疫苗几个月打

轮状病毒疫苗一般在宝宝2个月至32个月龄时接种,主要用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感染途径为粪-口传播,潜伏期1至3天。发病时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量多,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8至40摄氏度。感染后1至3天出现呕吐,持续2至3天,腹泻多在呕吐后出现,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由于腹泻次数较多,可导致患儿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避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其他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轮状病毒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轮状病毒感染,也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轮状病毒,但症状可能会更轻,病程会更短。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肠炎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腹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