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介入疗法的效果

转移性肝癌介入疗法的效果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该疗法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延长生存期。不过,介入疗法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介入疗法通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等手段,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受到高浓度药物的杀伤,同时栓塞肿瘤血管,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介入疗法可以缓解疼痛、黄疸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对于部分患者,介入疗法还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一项研究纳入了10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接受介入疗法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50%。

然而,介入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该疗法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对介入疗法不敏感,或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其次,介入疗法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疼痛、发热、恶心等。此外,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介入疗法可能会加重肝功能损害。

因此,在选择介入疗法之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数量、肝功能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在治疗前充分了解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并与医生进行沟通,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