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通常指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可自愈,也无需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1.生理现象: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春期后,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肉眼看似糜烂,故被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此外,性生活、口服避孕药、妊娠期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2.定期筛查:
虽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也需要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通常建议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进行,或21岁以后开始,并根据筛查结果决定筛查的间隔时间。
3.治疗:
如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宫颈炎,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发黄、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如果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导致宫颈息肉,或出现同房出血等症状,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息肉摘除术、利普刀等。
需要注意的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通常无需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出现白带异常、同房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