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怎么做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需详细采集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史等;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明确关节病变程度、范围等情况;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营养状态等,以确定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

二、手术过程(以髋关节置换术为例简述通用流程)

1.麻醉选择: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等。

2.切口与暴露:在髋关节前方或外侧做适当长度切口,逐层分离组织,暴露髋关节。

3.切除病变组织:切除损坏的股骨头、髋臼软骨等病变组织,清理关节周围的增生组织等。

4.安装假体:将预先准备好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安装到相应部位,人工股骨头假体或髋臼假体通过骨水泥固定或生物固定等方式固定于骨组织上,保证假体位置合适、稳定。

5.缝合: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切口。

三、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

1.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康复训练,如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运动,随着恢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例如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时可适当加快康复进度,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假体松动等并发症;老年患者因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康复训练需更谨慎,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训练强度和频率要适度。

3.并发症监测:关注有无感染、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评估假体情况及关节恢复状况。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以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监测心肺功能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