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疖肿是一种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的毛囊感染性疾病,是ear的常见疾病之一。接下来我们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这几个方面来为大家进行。

一、病因

外耳道疖肿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细菌感染:外耳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被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2.挖耳:经常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挖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细菌感染。

3.游泳:外耳道与外界相通,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也容易引发感染。

4.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等,也会导致外耳道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二、症状

外耳道疖肿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耳部疼痛:这是外耳道疖肿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比较剧烈,尤其是在咀嚼、张口时更为明显。

2.耳部灼热感:外耳道疖肿会导致局部皮肤充血、肿胀,从而引起耳部灼热感。

3.听力下降:如果疖肿较大,可能会堵塞外耳道,导致听力下降。

4.外耳道流脓:当疖肿成熟破溃后,会排出脓血分泌物。

三、诊断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外耳道疖肿的诊断一般不难。医生通常会仔细询问病史,检查外耳道皮肤是否有红肿、隆起等,并进行耳镜检查,以确定疖肿的大小、位置和深度。

四、治疗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治疗:使用3%双氧水或0.9%生理盐水清洗外耳道,然后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2.全身治疗:如果疖肿较大或症状严重,需要口服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

3.疖肿切开引流:如果疖肿已经成熟,脓液积聚较多,需要在无菌操作下切开引流,以促进脓液排出,加速愈合。

五、预防

外耳道疖肿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水进入外耳道,不要经常挖耳,保持外耳道干燥。

2.避免感染: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提高身体抵抗力。

3.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总之,外耳道疖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通过及时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耳部疼痛、灼热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