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

一、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

1.运动疗法

早期床上训练:偏瘫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一般在发病12天,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时进行。包括翻身训练,如向患侧或健侧翻身,能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不同年龄段患者可根据体力调整训练强度;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腿屈膝,将臀部抬起,能增强臀部及下肢力量,老年患者进行时应注意缓慢抬起、放下,避免用力过猛;关节活动度训练,对偏瘫侧肢体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每个关节活动35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

坐起与坐位平衡训练:发病12周后,患者可进行坐起训练。先从半卧位开始,逐渐过渡到坐位。坐位平衡训练包括静态平衡,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保持身体不晃动;动态平衡,让患者在坐位下进行伸手、转身等动作,提高平衡能力。对于存在认知障碍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训练时需有人在旁保护。

站立与步行训练:在坐位平衡良好的基础上进行。站立训练先进行辅助站立,再过渡到独立站立。步行训练从迈步训练开始,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对于体力较弱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可借助助行器辅助步行。

2.作业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穿衣训练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相反。洗漱训练可使用特制的牙刷、梳子等辅助器具。进食训练可使用防滑餐具,必要时对餐具进行改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手部功能状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与辅助器具,如女性患者可能对使用化妆品训练有需求,老年患者手部灵活性差,需选择更易握持的餐具。

功能性作业训练:如拼图、编织、木工等,可提高患者上肢的协调性和手眼协调能力,改善手部精细功能。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生活方式选择合适的作业活动,如喜欢钓鱼的患者可进行类似抓握、提拉动作的训练。

3.物理因子治疗

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中频电刺激,可促进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刺激偏瘫侧肢体肌肉,每周23次,具体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调整。

超声波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肿胀。一般每周进行35次,每次1015分钟。

4.言语及吞咽功能训练

言语功能训练: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偏瘫患者,根据言语障碍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如失语症患者,进行发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阅读理解及书写训练等;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口唇、舌、软腭等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训练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调整训练难度。

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基础训练如口腔肌肉运动训练,包括鼓腮、伸舌、吞咽口水等动作;寒冷刺激法,用冰冻棉棒刺激软腭、舌根等部位。摄食训练时,根据患者吞咽能力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从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进食时调整患者体位,如半卧位,防止误吸。对于老年患者或存在吞咽障碍严重的患者,需更加谨慎进行摄食训练,必要时留置胃管保证营养供应。

5.认知功能训练

记忆力训练:通过背诵数字、回忆往事等方法提高患者记忆力。可使用记忆卡片,上面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患者熟悉的内容,让患者反复记忆。

注意力训练:如让患者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指定的物品或数字,或进行听注意训练,听一段文字后回答相关问题。

思维能力训练:通过简单的计算、推理、分类等活动训练患者思维能力,如让患者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积木分类。根据患者年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如老年患者可能更适合回忆往事等训练方式,年轻患者可增加训练难度。

二、常用药物

1.丁苯酞:可改善脑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

2.甲钴胺:营养神经药物,有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益。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时应注意强度适中,避免过度疲劳。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在进行站立、步行训练时要注意防止跌倒,训练前需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在药物使用方面,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使用丁苯酞、甲钴胺等药物时可能需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儿童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训练应注重趣味性,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训练强度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严格控制,避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在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刺激疗法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刺激参数,防止对儿童娇嫩的皮肤和神经造成损伤。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自身形象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作业疗法中可着重加强化妆、修饰等方面的训练。同时,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因偏瘫导致心理负担较重,应加强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4.男性患者:男性患者可能在工作和社交方面对康复有更高期望,可根据其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如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患者,加强上肢力量和协调性训练。另外,部分男性患者可能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康复期间应劝诫其戒烟限酒,以利于康复。

5.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变化。训练前后测量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可在训练前适当进食。在药物使用上,要注意与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