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

排卵性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等。以下是关于排卵性功血的一些严肃医疗信息。

一、临床表现

1.月经周期不规律

周期缩短:月经周期少于21天。

周期延长:月经周期大于35天。

月经频发:月经周期少于21天,或月经频发伴月经过多。

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大于35天,或月经稀发伴月经过少。

2.经量过多

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或经期延长但经量无明显增多。

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3.经期延长

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

可能伴有经量增多或经间期出血。

4.经间期出血

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

可能伴有腹痛或腰痛。

5.其他症状

可能出现乏力、烦躁、失眠等症状。

二、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月经史、婚育史、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

检查生殖器官,了解有无器质性病变。

测量基础体温,了解有无排卵。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贫血。

性激素六项检查,了解内分泌情况。

B超检查,了解子宫、卵巢情况。

4.诊断性刮宫

适用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功血患者,可了解子宫内膜情况。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营养,补充铁剂、维生素C等。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2.药物治疗

止血药:如氨甲环酸、云南白药等,适用于出血量较多者。

调整月经周期药:如孕激素、短效口服避孕药等,适用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

促排卵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

3.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器质性病变者,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

四、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

3.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4.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

五、注意事项

1.排卵性功血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2.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3.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4.应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

总之,排卵性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