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妊娠相关原因
(一)先兆流产
1.发生情况:常见于怀孕早期,多因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孕妇会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可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2.年龄因素:育龄期女性处于怀孕阶段时易发生,年龄过小或过大可能增加妊娠风险,如年龄过大的孕妇染色体异常概率相对较高。
3.生活方式: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性生活不当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先兆流产。
(二)异位妊娠
1.发生情况: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阴道流血一般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
2.年龄因素: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发生可能,20-40岁女性相对多见。
3.病史: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病史的女性异位妊娠风险增加。
(三)胎盘因素
1.胎盘前置状态:妊娠28周前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主要症状为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多见于多次流产、剖宫产等子宫有手术史的孕妇,年龄较大且有相关子宫手术史的女性风险更高。
2.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量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重型胎盘早剥可出现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阴道流血量较多,可伴有休克表现。多发生于有血管病变(如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外伤、胎膜早破等情况的孕妇,年龄及基础疾病情况会影响发病风险。
二、内分泌失调相关原因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发生情况: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无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绝经过渡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均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子宫出血。
2.年龄因素: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是高发人群。
3.生活方式: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改变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诱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甲状腺功能异常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紊乱,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情况。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育龄女性相对常见,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的女性风险增加。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月经紊乱,表现为经量减少、周期延长或闭经,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各年龄均可发病,育龄女性多见,有相关家族史等情况的女性易患病。
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原因
(一)子宫肌瘤
1.发生情况: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主要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出现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多见于30-50岁女性,年龄越大发病风险相对越高,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患病概率可能增加。
2.年龄因素:3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逐渐增高。
(二)子宫内膜息肉
1.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所致,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可引起经期延长、经量增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育龄期女性相对常见。
2.年龄因素:生育年龄及围绝经期女性均可能患病。
(三)宫颈病变
1.宫颈炎:宫颈受病原体感染等引起炎症,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还可伴有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任何有性生活的女性均可发生,年龄不是绝对限制因素,但性生活活跃期女性更易患病。
2.宫颈息肉: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息肉质软脆弱,易出现接触性出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育龄女性。
3.宫颈癌:发生于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也可出现阴道排液等症状。好发于35-55岁女性,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吸烟等因素的女性患病风险增加。
四、其他原因
(一)外伤
1.发生情况:女性外阴、阴道等部位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任何年龄女性均可能发生,如运动损伤、意外碰撞等情况。
2.年龄因素:无特定年龄限制,不同年龄段女性均可能因外伤导致下面流血。
(二)药物影响
1.发生情况: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内分泌系统导致阴道流血,如抗凝药物(华法林等)可抑制凝血因子功能引起出血,某些避孕药服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同年龄女性服用相关药物时均可能出现此情况,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药的女性更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2.年龄因素:无特定年龄限制,取决于服药情况及个体对药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