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水分潴留
1.夜间睡眠姿势:若夜间睡眠时枕头过低,面部血液回流可能不畅,导致水分积聚在脸部,晨起易出现脸肿情况。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睡眠时若面部受压,更易因局部血液循环受影响而脸肿,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对压力变化更敏感。成年人长期保持不良睡眠姿势,也可能反复出现晨起脸肿现象。
2.睡前饮水过多:如果在睡前1-2小时内大量饮水,而肾脏对水分的代谢有一定时间,过多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潴留于组织间隙,晨起时表现为脸肿。不同年龄人群对睡前饮水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睡前适量饮水(约100-200ml)通常不会导致脸肿,但如果超过这个量且自身代谢较慢时就易出现问题,儿童睡前饮水需更加控制量,因为儿童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水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二、病理性因素
(一)肾脏疾病
1.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晨起脸肿。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后,影响其正常的滤过功能。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较多见,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之后出现脸肿、血尿、蛋白尿等表现;成年人患肾小球肾炎也较为常见,病因更为多样,除了感染因素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引发。
-伴随表现:除脸肿外,还可能有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镜下可见红细胞)、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血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等血压升高相关症状)等表现。
2.肾病综合征:
-发病机制:主要是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晨起脸肿往往是比较明显的首发表现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是肾病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之一,成年人也可患病。
-伴随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也是其典型表现,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可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水肿,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等情况。
(二)心脏疾病
1.右心衰竭:
-发病机制: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使全身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液体漏出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易引发右心衰竭。儿童患右心衰竭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
-伴随表现:除脸肿外,还会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双下肢水肿等,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也较为明显,病情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三)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发病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黏多糖在组织间隙沉积,引起黏液性水肿,晨起脸肿是常见表现之一。各年龄均可发病,成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未及时治疗,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并出现脸肿等表现。
-伴随表现:还可伴有怕冷、乏力、心率减慢、食欲减退、便秘等全身代谢减低的表现,儿童患者除脸肿外,还会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情况。
三、其他因素
(一)过敏反应
1.食物过敏:如果前一天食用了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脸部水肿。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的过敏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对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成年人则可能对某些特定食物过敏。过敏反应除了脸肿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需紧急处理。
2.接触性过敏:接触了某些过敏原,如化妆品、花粉等,接触部位及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水肿,脸部是常见受累部位之一。例如使用新的化妆品后,局部皮肤出现过敏,可表现为脸肿、发红、瘙痒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种类不同,儿童可能接触到玩具材料等过敏原,成年人则可能接触到工作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等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