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通常选择“8”字绷带固定或双圈固定法等。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姿势、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具体如下:
1.治疗方法:
“8”字绷带固定: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儿童锁骨骨折。固定时患儿取仰卧位,两肩胛间垫一枕头,双臂贴于身旁。两助手分别站在患儿两侧,握住腋窝部和上臂部,对抗牵引1~2分钟,矫正缩短及侧方移位。术者用双手拇指及示指捏住骨折近端及远端,用力向前、后推挤,矫正前后方向移位,同时令助手在牵引下将患儿上肢徐徐外展、外旋,使骨折断端分离的情况得到改善。然后,在患肩部两侧各放置一个棉垫或棉卷,用绷带在两肩向后缠绕,在背部将绷带两端交叉,横过胸前到对侧腋下,再绕回背部打结固定。固定后,患儿两上肢应保持内收姿势,取屈肘90°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保持患侧肩部后伸。
双圈固定法:适用于少年及成年人的青枝骨折或有移位骨折。患者取平卧位,两肩胛间垫一扁枕头,两肘各贴于身旁,用绷带在两肩胛冈上做环形包扎两圈,令助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术者用双手拇指及示指捏住骨折近、远端,用力向前、后推挤,矫正缩短及侧方移位。然后,术者用拇指向后推顶锁骨近端,使骨折断端向前复位,同时用示指向前推顶锁骨远端,使骨折断端向后复位。复位后,在患侧肩部两侧各放置一个棉垫或棉卷,用绷带在两肩做环形包扎两圈,在背部将绷带两端交叉,横过胸前到对侧腋下,再绕回背部打结固定。
2.注意事项:
保持舒适的姿势:睡觉时应仰卧,避免侧卧,以防止侧卧时上肢被压在身下,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进行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上肢功能恢复。可进行握拳、屈伸肘、肩部旋转等活动,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和提重物。
注意观察: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以及是否出现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
按医嘱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X光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康复训练:
第1周:进行握拳、屈伸手指、手腕等主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第2周:开始进行肘、肩关节的屈伸活动,但活动范围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骨折愈合。
第3周:可增加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同时可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如上肢肌肉的收缩、放松等。
第4周:可进行上肢的外展、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
第5周:可逐渐增加上肢的活动强度和范围,同时可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梳头、穿衣等。
第6周:可进行上肢的抗阻力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上肢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第7周:可进行上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如进行投掷、接球等运动。
第8周:骨折基本愈合,可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