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抽筋的疼怎么回事

一、腰抽筋样疼痛的原因

1.肌肉问题

腰部肌肉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或经常弯腰等不良姿势,易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出现慢性劳损。肌肉纤维反复受到牵拉,发生微小撕裂,产生炎症反应,刺激神经引起抽筋样疼痛。如搬运工人、办公室职员等人群发病率较高。

肌肉痉挛:运动时突然改变姿势、运动强度过大,或在寒冷环境中腰部肌肉受冷刺激,都可能引发肌肉痉挛。此时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疼痛。比如突然进行剧烈的腰部扭转动作,或腰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都易诱发。

2.腰椎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原因,使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腰部神经受到刺激,引发疼痛,且疼痛可能像抽筋一样放射至下肢。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的人群。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因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导致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腰部疼痛,常伴有下肢的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出现。

3.其他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痉挛,导致腰部剧烈疼痛,疼痛常呈绞痛样,类似抽筋。同时可能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女性妇科疾病: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腰部牵涉痛,部分患者会感觉腰部有抽筋样不适。尤其在月经期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可减轻炎症和疼痛,缓解腰部抽筋样疼痛症状。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肌肉紧张状态,从而减轻疼痛。

2.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按摩:专业按摩师通过手法操作,放松腰部肌肉,改善肌肉紧张状态,减轻疼痛。但需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损伤腰部组织。

针灸:针刺腰部及相关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由专业针灸医生进行操作,确保针刺穴位准确。

3.手术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严重腰椎病变,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髓核摘除术,腰椎管狭窄可进行椎管减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

三、生活方式建议

1.姿势调整

坐姿:保持腰部挺直,椅背与椅面呈100110度,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线,避免弯腰驼背。工作时桌椅高度要合适,电脑屏幕应与眼睛平视。

站姿:挺胸收腹,双脚微微分开,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避免长时间单脚站立或弯腰站立。

睡姿:选择硬板床,仰卧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薄枕,使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压力;侧卧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可在两腿之间夹一薄枕。

2.运动锻炼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小飞燕动作: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重复1020次。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但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剧烈的腰部扭转、弯腰搬重物等动作。如需搬重物,应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利用腿部力量起身搬运。

3.日常护理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季节交替时及时增添衣物,寒冷天气可佩戴腰围。

控制体重,减轻腰部负担。肥胖会增加腰部承受的压力,易导致腰部疾病发生或加重症状。

四、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

老年人多存在骨质疏松,腰部疼痛可能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等有关。因此,当出现腰部抽筋样疼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运动锻炼时,应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腰部损伤。

2.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腰部抽筋样疼痛可能与不正确的坐姿、书包过重等有关。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日常姿势,督促孩子保持正确坐姿,控制书包重量。

避免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剧烈的腰部运动,如过度的腰部扭转、弯腰搬重物等,防止腰部损伤。若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孕妇

孕期由于腹部增大,身体重心改变,腰部负担加重,易出现腰部抽筋样疼痛。孕妇应选择舒适的鞋子,减轻腰部压力;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活动腰部。

孕期用药需谨慎,任何药物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可采用热敷、轻柔按摩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4.患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腰部疼痛可能与并发症有关。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累及腰部神经,引起疼痛。此类人群出现腰部抽筋样疼痛时,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就医明确腰部疼痛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治疗腰部疼痛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