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等于600度(-6.00D)。1.高度近视的界定:临床上将近视度数≥600度定义为高度近视,其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在高度近视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子女患病风险显著升高;环境因素方面,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会增加高度近视发生几率。2.高度近视的潜在风险:相较于低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高,如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导致眼轴延长,视网膜被牵拉变薄,易发生视网膜裂孔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也是常见并发症,高度近视可引起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黄斑劈裂等病变,严重影响视力;此外,高度近视还可能伴随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风险增加。3.不同人群高度近视的关注点:-青少年: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高度近视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会严重影响视力发育,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需加强视力监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有助于防控近视进展。-成年人:高度近视者即便已成年,眼轴仍可能继续延长,眼部并发症风险持续存在,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眼部病变。-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蹦极、跳水、拳击等,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使眼球受到震荡,增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