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症状

胸膜炎是指由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控制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

1.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继发感染:可有恶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干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针刺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患侧肩部或腹部。

3.渗出性胸膜炎:胸痛及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若积液量较多,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受限,叩诊浊音或实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4.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胸腔积液:可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胸水等表现。

胸膜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药物(如普鲁卡因胺、异烟肼、氯丙嗪等)、物理因素(如外伤、手术、放射性损伤等)等。

胸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或CT检查、胸腔穿刺抽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胸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胸腔穿刺抽液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

1.病因治疗:针对感染性胸膜炎,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胸膜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所致胸膜炎,应根据肿瘤类型进行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等。

2.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咳药(如氨溴索、右美沙芬等)、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等。

3.胸腔穿刺抽液:适用于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明显的患者,可缓解症状。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胸膜炎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