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如下:
1.皮肤或黏膜损伤:这是丹毒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例如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等,可导致皮肤或黏膜破损,细菌可经此途径入侵。
2.机体免疫力下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细菌容易入侵并引发感染。
3.其他因素:比如昆虫叮咬、接种疫苗、皮肤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丹毒的发生。
4.淋巴管阻塞:当下肢的大隐静脉曲张时,可能会导致下肢的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增加丹毒的发病风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丹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疾病;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果出现疑似丹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