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是什么病

一、定义

口腔白斑是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斑块或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被擦去、也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

二、病因

1.吸烟:吸烟是口腔白斑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患病风险越高。

2.局部刺激: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诱发口腔白斑。

3.念珠菌感染:部分口腔白斑患者存在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可能参与白斑的发生发展。

4.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B族维生素缺乏可能与口腔白斑的发生相关。

5.微量元素缺乏: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增加患病风险。

6.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口腔白斑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三、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女性相对少见。

2.好发部位:常见于颊、舌、唇、牙龈等部位。

3.斑块类型

-均质型:斑块呈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滑或略粗糙,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

-非均质型:包括颗粒型、疣状型、溃疡型等,此类白斑恶变风险更高。

四、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观察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程度等判断病变性质及恶变倾向。

五、治疗

1.去除刺激因素:戒烟、拔除残根残冠、修改不良修复体等,消除局部长期刺激因素。

2.手术治疗:对于高危病变(如非均质型白斑、伴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等),需考虑手术切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口腔白斑的监测需更密切,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变化。

2.儿童:儿童口腔白斑相对少见,若发生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因局部刺激等因素延误病情。

3.女性:孕期或哺乳期女性发现口腔白斑时,需谨慎处理,避免采用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影响的治疗措施,优先考虑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等保守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