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概念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以下是压疮的相关信息:

1.症状:压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颜色、温度、质地、感觉等变化。Ⅰ期压疮的症状为皮肤完整,出现发红区,压之不褪色,通常在骨隆突处;Ⅱ期压疮的症状为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Ⅲ期压疮的症状为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可有腐肉,但不遮蔽组织缺失的深度,可能存在潜行和窦道;Ⅳ期压疮的症状为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和窦道。

2.治疗方法:包括减压治疗、伤口护理、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减压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关键措施之一,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床垫等;伤口护理包括清洁伤口、去除坏死组织、使用抗菌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超短波等;营养支持对于压疮的治疗也非常重要,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床垫等。同时,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