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常见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可能是膀胱嗜铬细胞瘤在作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可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主要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在肾上腺外的交感神经节或腹主动脉旁的嗜铬体。膀胱嗜铬细胞瘤可间歇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代谢紊乱、血尿、排尿异常、腹部肿块等。

1.高血压

是膀胱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约80%的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血压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升高,发作时血压可高达200/130mmHg以上。

部分患者可在血压升高的同时出现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2.代谢紊乱

由于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可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

常见的症状包括血糖升高、脂代谢异常、低钾血症等。

3.血尿

血尿的发生率约为20%~40%。

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血尿的出现可能与肿瘤侵犯膀胱黏膜有关。

4.排尿异常

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这可能与肿瘤压迫膀胱颈部或侵犯膀胱三角区有关。

5.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是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另一常见症状。

肿块通常位于下腹部,质地硬,表面光滑,可活动。

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腹部胀痛。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目前,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

1.实验室检查

测定血、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香草扁桃酸等。

有助于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并判断肿瘤的功能状态。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可发现膀胱内的肿块,并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

CT和MRI: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肾脏的功能和形态。

3.其他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用于检测肿瘤的功能。

病理检查: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对于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疗等。

1.手术治疗

是膀胱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控制血压、补充血容量等。

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

2.药物治疗

用于控制血压和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放疗

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

总之,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但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