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与流产有什么区别吗

引产与流产的区别

定义与目的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自然流产的原因包括胚胎因素(如染色体异常等)、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免疫异常等)等。人工流产则是通过手术或药物等方式终止早期妊娠,手术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和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日、年龄小于40岁的健康女性等。其目的主要是终止非意愿的早期妊娠或者因母体或胎儿原因需终止妊娠。

-引产:是指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例如,当孕妇患有严重的妊娠期合并症,如重度子痫前期等,继续妊娠会严重危及母体生命健康时需要引产;或者胎儿存在严重畸形等情况时也需要引产。

妊娠孕周

-流产:主要针对妊娠早期,一般在妊娠28周之前,其中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晚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28周之间。

-引产:适用于妊娠12周以后的情况,因为此时胎儿已经较大,需要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引发宫缩来结束妊娠。

操作方式及对身体的影响

-流产:

-手术流产:负压吸引术是用负压将妊娠物吸出,手术相对较迅速,对身体的影响相对早期来说,如果操作规范,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可能存在子宫穿孔、出血、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风险。钳刮术是用器械钳夹和刮取宫内妊娠物,相对来说对子宫的损伤可能更大一些,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药物流产:通过服用药物终止妊娠,避免了手术操作,但是存在流产不全的可能,若流产不全则需要再次清宫,药物流产也可能出现出血多、出血时间长、感染等情况。药物流产适用于合适的人群,年龄方面一般要求小于40岁,对于有青光眼、哮喘等疾病的女性则不适合药物流产,因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可能会诱发相关疾病的发作。

-引产:引产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如静脉滴注缩宫素等)诱发宫缩,或者通过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等方法。引产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胎儿较大,引产过程中子宫收缩强度较大,可能会出现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而且引产后发生胎盘胎膜残留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引产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损伤也更明显。对于一些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引产,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和监测。

适用人群及相关考虑因素

-流产:

-对于人工流产,主要是针对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早期妊娠的女性,年龄上一般没有严格的上限,但需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对于药物流产,除了年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孕周、健康状况等,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的女性不适合药物流产。

-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胚胎自身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从而发生自然流产。母体方面,患有糖尿病未良好控制血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在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女性怀孕后需要积极控制病情,以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概率。

-引产:

-引产主要适用于妊娠中晚期有特殊情况需要终止妊娠的女性,对于有妊娠合并症的女性,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Ⅲ级及以上,继续妊娠会严重影响母体心功能时需要引产,在引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母体的心肺功能等情况,确保母体能够耐受引产过程。对于胎儿因素,如胎儿严重畸形,在明确诊断后需要及时引产,此时需要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让其了解胎儿的情况以及引产的必要性等。年龄因素在引产中也需要考虑,高龄孕妇引产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和做好相应的监测和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