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罗恩病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疼痛发作可能与进餐有关,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因肠粘连、肠梗阻、腹腔内脓肿等并发症导致持续性腹痛。
-腹泻: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有腹泻,粪便一般为糊状,无脓血和黏液。病变累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腹泻的频率因病情而异,轻者每日23次,重者可达10余次。
-腹部包块:约10%20%的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包块质地中等,有压痛,由于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
-瘘管形成:是克罗恩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因透壁性炎症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成。分内瘘和外瘘,内瘘可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等,外瘘则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瘘管形成可导致感染扩散,引起发热、腹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营养吸收。
-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包括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及肛裂等病变,部分患者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
2.全身症状
-发热: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低热或中度热,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发热主要由肠道炎症活动及继发感染引起。
-营养障碍:由于长期腹泻、食欲减退及慢性消耗等,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骨质疏松等营养障碍表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影响生长发育。
3.肠外表现
-口腔黏膜病变:如口腔溃疡,呈阿弗他样溃疡,可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影响患者进食和生活质量。
-皮肤病变:常见的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结节性红斑多发生于下肢,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结节;坏疽性脓皮病表现为皮肤溃疡,边缘呈潜行性,疼痛剧烈。
-眼部病变:如虹膜炎、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可导致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视力。
-关节病变:以外周关节炎多见,可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呈非对称性、一过性,可自行缓解,但易复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脊柱炎,表现为下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
-肝胆病变:可出现脂肪肝、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石症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可导致胆汁淤积,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和青少年
-生长发育影响:克罗恩病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性成熟延迟等。这是因为疾病引起的营养吸收不良、慢性炎症状态等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建议定期监测身高、体重、骨密度等生长发育指标,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必要时寻求营养师的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心理影响:疾病的长期折磨以及可能因外貌变化(如体重下降、发育迟缓)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老年人
-症状不典型:老年人患克罗恩病时,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而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等可能更为突出,容易被误诊为其他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贫血等情况时,应警惕克罗恩病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并发症风险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克罗恩病后发生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穿孔等)的风险更高。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女性
-妊娠影响: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克罗恩病可能会对胎儿和孕妇自身产生影响。疾病活动期可能增加流产、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计划妊娠的女性患者,应在病情缓解期受孕,并在孕期密切监测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同时,孕期的生理变化可能会掩盖克罗恩病的症状,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和评估。
-月经影响:部分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这可能与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有关。若出现月经周期、经量等明显改变,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4.男性
-生活方式影响:男性患者中,部分人可能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是克罗恩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加重病情,因此男性患者应戒烟。饮酒也可能刺激肠道,加重肠道炎症,建议减少饮酒或戒酒。同时,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往往承担较大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影响病情,应学会适当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
5.有家族病史人群
-遗传因素:克罗恩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肠道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出现腹痛、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6.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
-饮食因素:长期高热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以及频繁食用加工食品、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增加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或加重病情。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功能,增加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一些增强腹肌力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长期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肠道功能,诱发或加重克罗恩病。这类人群应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冥想、瑜伽、与朋友交流等,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治疗克罗恩病的常用药物
1.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的轻、中度患者。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迅速控制病情活动,适用于各型中、重度患者以及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中度患者。
3.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并维持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