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严重时的多系统损害表现
(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不规范、感染、应激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患者会出现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未及时救治,死亡率较高,其发病机制是胰岛素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
2.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多见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常因感染、失水、摄入高糖等诱因引起。患者血糖极度升高,一般大于33.3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可达320-430mOsm/L,表现为严重脱水、意识障碍等。研究发现,该综合征的死亡率也较高,其发生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加上失水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机体为了调节渗透压,水分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引起细胞内失水,进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二)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系统
1.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例如,高血糖可使血液中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后往往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差,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可能掩盖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胸痛不明显等,容易延误治疗。
2.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灼热感等,呈对称性分布。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导致肌力减退甚至肌肉萎缩。其发生机制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纤维变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有关。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更高,因为老年患者本身神经功能有一定退变,高血糖的长期影响会加重神经损伤。
-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系统受累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泌尿系统受累可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的糖基化、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
3.眼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其发病机制是高血糖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缺血缺氧等。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在发病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风险不同,一般病程越长,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
-白内障: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几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可使晶状体的渗透压发生改变,导致晶状体纤维肿胀、混浊,从而引发白内障。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年龄可能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早。
4.肾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逐渐增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其发病机制与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高滤过、细胞外基质积聚、炎症反应等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会加重肾脏损害。
5.足部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等。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容易受伤,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伤口难以愈合,进而引发感染、坏疽等严重情况。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更易受损,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且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二、特殊人群糖尿病严重时的特殊情况
(一)儿童糖尿病
1.急性并发症风险更高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较高,因为儿童的胰岛素调节机制相对不完善,在感染、饮食不当等诱因下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例如,儿童如果突然停止胰岛素治疗或感染等应激情况下,很快就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为高血糖和酮症会干扰儿童的能量代谢和器官功能,长期反复的酮症酸中毒可能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等重要器官功能。
2.慢性并发症的潜在影响
-虽然儿童糖尿病病程相对较短,但长期高血糖也会对儿童的血管、肾脏等系统产生潜在影响。例如,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儿童肾脏的早期损伤,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等,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着年龄增长,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逐渐增加,所以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糖,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
1.多并发症叠加风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糖尿病严重时,这些并发症容易相互影响,加重病情。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冠心病时,会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且老年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往往比较迅速。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也较高,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时,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感染更难控制,容易导致病情恶化。
2.血糖控制的特殊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上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昏迷、脑损伤等严重后果。所以在治疗糖尿病严重情况时,要避免过度降糖,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调整治疗方案,既要控制高血糖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又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例如,在治疗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时,补液和降糖的速度都要适当,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引起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