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又叫什么

一、水痘的别称

水痘,又被称为“水疱疮”“水花”。在古代医籍中多有记载,这些别称形象地描述了水痘发病时皮肤出现水疱等典型症状。

二、关于水痘的拓展内容

1.基本信息: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内的疱液而感染,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流行。

3.临床表现:前驱期可出现低热、不适、厌食等,之后皮肤会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之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4.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如阿昔洛韦,这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在体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发挥作用。

5.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婴幼儿可戴手套,勤剪指甲。

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室内勤通风。发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6.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儿童应按免疫规划程序及时接种。

日常防护:在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若接触了水痘患者,应密切观察21天。

7.不同人群影响及应对措施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水痘后症状相对典型。护理时要格外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因搔抓留疤。家长应及时关注儿童体温及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成人:成人感染水痘后症状可能较重,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的概率更高,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患病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

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胎儿畸形、早产等。若孕妇接触水痘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

免疫功能低下者:此类人群感染水痘后病情往往较重,易出现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必要时可在接触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搔抓疱疹易破损感染,家长要做好看护,勤为孩子剪指甲,可给孩子戴手套。孩子发热时,避免盲目使用退烧药,物理降温优先,若体温过高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2.孕妇:孕期感染水痘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大。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若接触应及时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若不幸感染,需在医生密切监护下进行治疗,用药需谨慎,权衡对胎儿的利弊。

3.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这部分人群感染水痘后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平时应注意增强免疫力,如适当运动、均衡饮食。一旦接触水痘患者,应尽快就医,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日常尽量避免前往水痘高发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