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什么

一、定义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受到细菌、非细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炎症性疾病,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男性。

二、分类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多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所致,起病急,常伴全身感染症状。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持续感染引起,病程迁延,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属等。

3.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及排尿异常等,病因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盆底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等有关。

4.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仅在前列腺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三、病因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因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如不洁性行为、尿道器械检查等可增加感染风险。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涉及病原体持续感染、排尿功能障碍(如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液反流刺激前列腺)、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焦虑、抑郁等影响盆底神经功能)、神经内分泌因素(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前列腺功能)等多因素综合作用。

四、症状表现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突然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灼热感,会阴部及耻骨上区疼痛。

慢性前列腺炎:骨盆区域(如会阴、下腹、腰骶等部位)反复疼痛不适,可伴有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等待等),部分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还可能存在精神心理症状(焦虑、抑郁等)。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症状发生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及相关诱因等。

2.直肠指检:急性者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慢性者前列腺可饱满、增大或缩小,质地不均。

3.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尿液检查:有助于区分上下尿路感染及判断是否存在尿液反流。

六、治疗原则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

慢性前列腺炎:采取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等)、物理治疗(如前列腺按摩、热疗等),并注重心理疏导及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酗酒、辛辣饮食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鉴别,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规范处理。

育龄男性:前列腺炎可能对生育有一定影响,需积极治疗,同时避免焦虑,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利于生殖健康。

儿童:前列腺炎罕见,若出现泌尿系统相关异常症状,应考虑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可能,需及时至儿科及泌尿外科专科评估,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