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粘液瘤多发生于左心房,约占75%,右心房相对少见,占25%。患者多出现全身或心脏局部症状,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预后较好,但有复发可能。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好发于左心房,约占75%,右心房相对少见,占25%。右心房可见异物多考虑为心脏粘液瘤,以下是关于心脏粘液瘤的相关内容。
一、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肿瘤碎片或瘤体表面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栓塞,如脑栓塞、肺栓塞等,出现偏瘫、失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肿瘤影响心脏功能时,可出现乏力、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
2.心脏局部症状
肿瘤阻塞房室瓣口可导致相应房室瓣关闭不全,出现相应杂音。
肿瘤在心腔内随血流来回摆动,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二、诊断
1.超声心动图
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等,判断肿瘤是否有蒂,活动度如何。
有助于与其他心脏疾病进行鉴别。
2.心电图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3.胸部X线
可发现心脏增大、肺淤血等表现。
4.其他检查
如心脏磁共振成像(MRI)、CT等,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的特征。
三、治疗
1.手术治疗
是心脏粘液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应在肿瘤蒂部无血管区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破裂。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肿瘤复发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2.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四、预后
心脏粘液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需定期复查。
总之,对于右心房可见异物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心脏粘液瘤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